武定西路是上海西部地区位于长宁区的一条不太长的马路。我第一次到那里去是2015年5月的一个中午。记得是去修理一只小包的拉链。修拉链只花了几分钟,但在匆忙间,这条路的特殊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我几次想重访,却忘记了路名。有几次到那附近去,但办完事情却已到了傍晚时分,只得匆匆回家。
前几天,我到江苏路去,经过武定西路,瞥见了曾经见过景象,我决定办完事情重新走一趟。虽然是阴天,但时间较早。于是我慢慢寻找记忆中的模样。 在江苏路武定西路口,我发现了两座塑像和相连的两座拱门。两座塑像应该是两位音乐家。我不熟悉音乐界人物,没有看到介绍(或者是我没有发现),不知他们是谁。拉小提琴的那位,我可以感受到他的投入。而另一位金色的塑像似乎陶醉在琴声中,在沉思。
这栋房子奇特的围墙,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这种“不讲规矩”的墙壁是我从来没有见过,也没有想到过的。就是凭着对这堵围墙的记忆,我重新找到了武定西路。 墙面的建筑材料既有砖砌的,也有用鹅卵石的。看似任意的,不成方圆,恰是匠心独用。
这面墙上钉着一块蓝色的牌子,写着一串外文,画着一幅图画,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。墙上还有一盏玻璃罩壁灯,也是很稀奇的老古董。这种灯在英国、法国根据巴尔扎克、狄更斯写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里是可以经常看到的。 马路北面是一所幼儿园。幼儿园楼房的墙面是波浪形的,用马赛克贴面,也很特别。 往东走,弄口花坛有一组作品,主体是一尊銅塑的蹲着的人像和铜塑的一条狗,还有陶罐。花坛上落满了梧桐树的落叶。人像和狗都显得很疲乏和慵懒。 在1438号门前,有一个花坛,中间有一块立石,用绿漆书写了“雅筑”两字,意为“雅致的建筑”。立石后面的几支竹子,为这环境增添了几许风雅和恬淡。这两个字也确实是雅。 这座楼的院门做得很考究,很有艺术性。楼角突出的按玻璃窗的阳台,也别具一格。我是被那景观电梯式的弧面阳台吸引的。 这是优秀历史建筑,也是在党史和现代文学史留有一笔的地方。抱歉的是,我好像至今没有读过张爱玲的作品。 开纳公寓 开纳公寓现状 明月新村 史良故居。史良,法学家,当年“七*君*子”之一。
看到这尊胖子塑像,想起来南京西路静安寺旁边也有一尊胖子塑像。我看不懂,那竖着的是什么? 门呢?那楼房上面一层是违章建筑,还是原来就有的?风格相似。 “和平官邸”是一家饭店,从外观看,具有淡定不俗的浪漫风情,古典欧式花园内融入了中式的江南园林的元素,有一种中西合璧的大气感。内部我没进去看。据说很值得去消费。在繁华的市区,有这么一个幽静的去处,应该是独特的享受。

墙边一排助动车和墙上的图案很合拍。 
这座大门明显不同于上海闸北虹口石库门的弄堂大门。
或大或小的花纹图案为建筑注入了灵性,增添了
几分生气。上下不对称的图案和花纹 这样一堵墙也给人艺术的享受。 稍微添加一点装饰,就增加了不少情趣。走在这样的路上,行人不会感到孤独。“天要下雨,出门带把伞!”“我已经带好伞了!”

为什么这段墙有那么多装饰? 门楼上的装饰是什么意思?是半身像?门框上三尊像是什么人?
假如没有这些装饰,会有什么感受? 景不大,但生活很浓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。 绿荫之下,伞没有用了。
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百度查看《武定西路历史建筑》
评论